西安城市供水模式对地质环境影响效应分析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黑河引水工程的投入使用,西安市逐渐改变了城市供水模式,形成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的联合供水模式.本文通过对比1996-2011年系列地下水取水量、地下水水头变化,分析了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使用前后地下水水头与地下水降落漏斗、地裂缝、地面沉降变化的相关性,说明了供水模式的转变,使得由于过去大量开采地下水资源引起的区域性水位降落漏斗、地面沉降、地裂缝活动等环境地质问题得到遏制,生态环境逐渐趋于恢复.但地表引水工程的修建,使得秦岭山前洪积扇上游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恶化.建议在维持目前西安城市供水模式不变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秦岭北坡山前洪积扇与河谷地带的有利条件,采用工程措施将部分洪水下渗补给地下水,以大量增加地下水资源量,发挥地下水库调蓄功能。同时对含水层有计划的补给与回采,实现含水层的可持续利用,并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地质环境 城市供水模式 资源利用 生态保护
杜少少 朱红玉
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710016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214-219
2014-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