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GIS的关中盆地地下水易污性评价分区

关中盆地地下水开采历史悠久、人类活动频繁,由此导致地下水污染日趋严重.地下水易污性是地下水系统的本征特性,表明地下水系统的水质对人为或自然作用的敏感性.本文概述了关中盆地水文地质条件,采用DRASTIC评价模型对关中盆地地下水进行易污性评价.在选定地下水位埋深(D)、净补给量(R)、含水层介质(A)、土壤介质(S)、地形坡度(T)、包气带岩性(Ⅰ)、渗透系数(C)7个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分别生成各评价指标单因素影响图层,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各评价指标图层代数计算,得出DRASTIC指数即地下水易污性指数.根据DRASTIC指数生成关中盆地地下水的易污性分区图.关中盆地地下水易污性分为4个区间值,即地下水高易污区(DI>172)、地下水较高易污区(172≥DI>122)、地下水中等易污区(122≥DI>69)、地下水低易污区(69≥DI).根据分析结果,关中盆地地下水易污性较高的地区主要位于渭河及其支流的河谷阶地区,较低的地区为黄土塬.

地下水 易污性 评价指标 地理信息系统

陶虹 李辉 贺旭波 丁佳

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陕西 西安 710054

国内会议

2014年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

西安

中文

220-225

2014-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