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在当下重申与活用的必要性、可行性--以”虚静”、”气韵”、”空灵”为例

艺术学理论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学科建设任重道远,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又遭遇着来自学科体系内部的多重困境,其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构建艺术学理论自身的理论体系,正确处理古今、中西艺术理论之间关系的问题。对于中国艺术学理论而言,就是要从“大艺术”思维的角度,打破各艺术门类之间的壁垒,努力寻求它们之间的相同或相通之处,建构涵盖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的理论体系。不仅如此,当下的艺术学理论建设,还应重视对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继承与活用,在古今对话、中西对话的基础之上,重新打通民族文化与艺术精神的血脉,将独具中国文化精神的传统艺术理论与当下的艺术理论建设、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神、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具有生命活力的优秀作品。
艺术学理论 学科建设 历史传承 文化精神
周旭
上海大学 影视艺术技术学院
国内会议
第四届长三角研究生论坛——“当代文化语境下的艺术学理论学科教育教学新探”论坛
杭州
中文
75-95
2014-1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