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冗余理念的建筑空间可读性建构
本文通过梳理冗余的概念,分析冗余现象在建筑中的表现,探讨建筑中的冗余性对当代建筑空间可读性的影响.将冗余作为一种设计理念,在空间建构的过程中通过节点的构造,材质机理的刻画,空间与环境的重叠与切分来强化感官体验,起到营造氛围,强化主题,诠释意义,增加空间可读性的作用.冗余理论引入建筑设计,是要探讨一种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的设计策略。结合冗余的特点,创作能够提高建筑空间品质、空间效用,提升空间精神价值的建筑作品。冗余的重复配置特点转译到建筑中即为注重整体表现对地域环境一致性的地景镜像性冗余,呈现对气候、自然地理和地域文脉的同构。空间冗余的目标指向是提高空间效用,同时引入了多重事件的交织,带来空间功能与内涵的多义,具有了可供解读的契机。建筑要素和节点的冗余构成建筑的术语,呈现建筑的风格,突出建筑的主题,创造仪式感,切分时空形成片段,以蒙太奇的手法组接这些片段形成可读的情节。冗余作为一种设计策略,强调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地域性和文化性的呈现,使得社会的、历史的、建筑的等各种文化信息通过不同的尺度层级展现于建筑空间之中,使建筑空间成为具有可读性的文本。
建筑空间 可读性建构 设计策略 冗余理念
程炎焱 郭卫宏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河南郑州,450045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98-103
2014-1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