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义语境下建筑原型空间的”零度”、维度与转型
基于我国现阶段建筑设计语言的多义语境,提出一种”净化”设计语言的新观点和新思路.将符号学家罗兰·巴特对写作的”零度”解读与建筑师对建筑设计的困惑相关联,研究构成建筑作品的”最小单位”和隐形逻辑,指出作品的真正意义是隐藏于无限变化的建筑形式背后不变的原型甚至是一种观念.通过研究原型空间的”零度”与维度,分析其纯粹性与建筑形式多样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而提出原型空间的转型策略.以厦门双十中学枋湖校区教学区交往空间为例,印证原型空间是可触及人内心深处的共有原型,可启发地域建筑类型的方案设计.
建筑设计 原型空间 转型策略 地域特色
王江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东济南,250101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567-571
2014-1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