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近代中国和日本造船业发展情况的比较分析

近代世界大国之崛起,无一不是起步于造船,经略于海洋.造船业是”综合工业之冠”,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象征.所以,研究一国近代造船业的发展,将有助于明了其近代工业化的开端.就世界范围内的造船业而言,近代世界造船之翘楚当数西欧诸国,尤其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以及工业化产品在各行业的应用,造船业也经历了较大的技术革新.在19世纪下半叶,造船行业出现了一个技术更新换代的新时代,具体表现如下:其一,外轮被(螺旋浆)取代;其二,从木船跨越到铁船;其三,随着冷凝器的出现,蒸汽机开始大量上船.中国和日本是当时东亚地区的两个强国.本文对近代技术先进的西方国家的造船技术,是在何时、何地,通过怎样的途径植入中、日两国的造船体系中,并继而转化为两国各自的造船生产力进行剖析,希望一方面能够对造船技术西学东渐的技术传播途径进行演绎,另一方面对两国在造船技术上汲取外来精华继而自主创新的历史过程进行回顾,进而,对中、日近代造船工业遗产进行比较分析.

造船业 工业遗产 造船技术 传播途径 中国 日本

李蕊芳 刘伯英 张谨 林霄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第五届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北片区会议

西安

中文

338-346

2014-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