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名优茶发展为例探析浙东山区茶叶产业化生态经营
本文以天台县名优茶产业化经营为例,从分析现状入手,深刻研究探讨了浙东地区茶叶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茶叶产业化进程中兼顾生态效益与生产效益所面临的新的挑战和对策.指出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是“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也是整个产业一体化经营中的重要环节。山东等地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不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坚持“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把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着力扶持专业户和专业村的健康发展,使之配套成龙。“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者、带动者、市场开拓者和营运中心,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既是生产加工中心,又是信息中心、科研和技术创新中心、服务中心,具有开拓市场、深化加工、提供全程服务的综合功能,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中枢,带动系统有序高效运转“火车头”。实践证明,没有龙头企业牵引的农业难以实现产业化经营。而龙头企业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带动能力的大小,往往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程度、规模和成效。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涉及生产、加工、销售诸环节之间、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条块和城乡之间的利益关系,唯有以利益为纽带,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完善产业化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方能为产业化经营的顺利发展提供重要保证和创造内在动力。
茶叶产业 经营模式 生态理念 运行机制
甘宁 朱友君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历史系 宁波市滨海城市文化研究院
国内会议
宁波
中文
220-225
201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