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禅文化与《文心雕龙·封禅篇》的解读

封禅是古代帝王一种特别的层次最高的郊祀之礼,是帝王政治运作的重要体现,封禅之义在于告天报恩、承天之序.封禅大典对帝王有严格要求,一则内修至德,即要创立丰功伟业、恩施天下;二则外得天命,即要有祥瑞出现.不是所有帝王都同时具备这两个方面要求,因而也不是所有的帝王都有封禅资格.作为封禅大典的重要文字载体,封禅文是一代典章,从内容到文字都要体现皇家气派.基于封禅文特殊地位和功能,刘勰对于封禅的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整体风格提出了要求,所谓“意古而不晦于深”,即思想内容要典雅,同时又不至于晦涩艰深。所谓“文今而坠于浅”,即要合符时代要求,但同时又不至于浅俗。明末人叶绍泰评《封禅篇》云:“彦和欲使‘意古而不晦于深,文今而不坠于浅’,是则古乐章之体可以式靡去艳。”。
古代文学 《文心雕龙·封禅篇》 封禅文化 艺术风格
吴中胜
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
国内会议
保定
中文
383-395
2014-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