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汉字的诗意--文化产业创新的牛鼻子

中国是诗的国度,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第一名片,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结构的表意文字.汉字的诗意,本为题中之意.就汉字的整体来说,它具有完整的表意体系;就汉字的个体来说,它又是形与音义的统一体,亦即字的形体结构所固有的音与义结合一体。尤其是古汉字,以其生动而形象的造字心理机制传载着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信息,从不同侧面展示着上古初民的观念心态和悠远的记忆,堪称文化考古的活化石。从汉字发生学的角度加以观察,可以这样说,每个汉字发生的心理机制都经历着一个物化过程和物化回归过程。”“上面所说的‘物化’过程也就是汉字独特的发生过程,而‘物化回归’过程也就是汉字独特的认知过程。在汉字的‘物化’过程中,选取和制作怎样的物象,往往伴随着的是形象思维;而这个物象将蕴含着怎样的关系意义,则往往伴随着的是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汉字的发生过程是先民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完美结合的‘物化’过程。汉字的“物化”过程是如此,而‘物化回归’过程也不例外”。而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训练,正是左右脑并用,智力开发的最佳途径。

汉字文化 诗意性质 形体结构 形象思维

徐同林

南京国际关系学院

国内会议

2014全国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学术论坛

保定

中文

396-404

2014-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