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柴油机排放性能优化初探

本文讲述了利用高压共轨电控喷射技术,对某柴油机排放性能表现进行优化,对轨压、提前角和多次喷射的实际应用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总结出各个因素对排放平衡的影响规律,以及电控技术使用中的利与弊.随着轨压的提高,油束的雾化质量和油气混合质量越好,缸内的燃烧速度越快,燃烧的更充分,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越好。同时,缸内爆发压力越大,缸内温度越高,发动机机械负荷和NOx生成量就越高。随着提前角的减小,喷油时间更接近上止点位置,造成燃烧滞燃期缩短,燃烧质量变差,爆发压力降低,动力性和经济性都有所降低。而燃烧滞后,缸内最高温度降低,NOx生成量减少。二次喷射的加入,加强了缸内燃烧后期的碳烟再燃烧,彻底改善了排放平衡。虽然在油耗率、爆压等方面会有一点牺牲,但是相比于排放性能的优化,还是可以接受的。从本文中来看,对定型的发动机,轨压和喷射时间的变化,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缸内的燃烧情况,排放NOx指标和烟度只能是此消彼长的趋势,只能寻找折中点。而二次喷射的使用,则可以彻底改变混合气的燃烧质量,较大程度的优化排放指标。多次喷射的使用,也会带来不利影响,除了本文中提到的油耗率等方面的增加外,多次喷射的使用,实际上也是增加了每循环喷油器电磁阀的开启次数,增大工作频率,这对喷油器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喷油器的使用寿命也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应该通过燃烧室形状、喷油器、增压器等零部件的匹配,达到优化排放指标的目的。

柴油机 电控喷射 轨压 提前角 排放性能

李辉春 王君萍 康雷朋 冯光鹏 韩贵阳

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总厂,山东济南250306

国内会议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材料与工艺分会和昆明内燃机学会联合学术年会

昆明

中文

172-174

2014-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