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气体机气缸盖裂纹产生原因的分析与解决

通过对气体机气缸盖裂纹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改进建议,选出比较适合气体机气缸盖性能要求的材料进行试制生产,通过合理改进生产工艺,装机耐久试验取得满意效果.生产采用原来的树脂砂工艺,稀土硅铁合金蠕墨铸铁,低碳自硬砂制芯,20t/h冷风冲天炉与10t工频电炉双连熔炼,炉外脱硫,获得高温、高碳、低硫、低氧化铁液,采用包底冲入法加入稀土合金蠕化剂,出铁槽随流加入孕育剂进行孕育处理。通过合理选用炉料配比,得到满足蠕墨铸铁生产的原铁液,考虑到蠕铁补缩性要强于合金铸铁采用缩小了的压边冒口,浇注系统由底注改为雨淋式。通过此工艺生产,获得蠕化率耋75%,退火后铁素体量大于80%,金相组织珠光体体积分数稳定达到耋98%,石墨长度为4级的气缸盖铸件。按此工艺生产的气缸盖进行检测加工,试压完好后在发电机组上安装12个RUT350气缸盖进行耐久性试验,运行5000小时的性能良好,拆机检测未发现有任何裂纹,现仍在使用中。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提高了气缸盖的高温强度及热疲劳性能,解决了气体机气缸盖裂纹的问题,提高了气缸盖的使用寿命,满足了气体机及发电机组的使用要求。同时气缸盖的综合废品率也大幅降低,有效地节约了生产成本。

气体发动机 缸盖裂纹 蠕墨铸铁 生产工艺 热疲劳性能

张磊 王振军 马俊杰 李晓静 党向萍

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总厂,山东济南250306

国内会议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材料与工艺分会和昆明内燃机学会联合学术年会

昆明

中文

616-618

2014-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