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水探讨
在黄河独特的水沙条件和渤海弱潮动力环境的共同作用下,黄河三角洲形成了中国温带最广阔、最完整和最年轻的湿地.该湿地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类型独特,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区内水生生物资源丰富,野生植物393种,鸟类265种,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但由于20世纪70至90年代黄河连年断流及近年来黄河进入河口地区的水沙量减少,使黄河河口生态系统出现了生态退化、面积萎缩、生物多样化衰减等生态失衡问题.自2008年开始,黄河水利委员会结合黄河下游汛前调水调沙大流量过程,有计划地向河口三角洲实施了生态补水,作为黄河三角洲生态补水的管理单位和直接实施的山东黄河河务局,精心组织,精心调度,就该生态补水的过程、措施和效果进行了跟踪和探讨,指出了存在的生态补水有待纳入统一调度的管理机制、引水渠道淤积严重,影响了补水效果、现行湿地补水设施不合理等问题,建议尽快建立河口生态补水的长效机制.
湿地 生态补水 水资源调度 河口三角洲
张仰正 刘静 路芳
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黄河河务局,山东济南250011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54-159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