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三峡工程运行后长江中游干流、洞庭湖和鄱阳湖江洲滩钉螺和血吸虫病变化评价

为了研究2003年三峡大坝蓄水后,长江中游干流水文等变化对长江中游干流、洞庭湖和鄱阳湖江洲滩钉螺密度消长的影响,2003-2010年先后布置53个螺情等监测站,经过长期跟踪监测表明,2014年与2003年螺情密度比较,长江中游干流15个有螺监测点合计活螺平均密度下降75.06%、洞庭湖9个有螺监测点合计活螺平均密度下降96.27%、鄱阳湖6个有螺监测点合计活螺平均密度下降85.24%,江洲滩钉螺密度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003-2014年长江中游干流和洞庭湖江洲滩分别先后有10个和13个监测点未查到钉螺.长江中游干流、洞庭湖和鄱阳湖江洲滩钉螺沿岸长度范围和钉螺分布面积所占比例很少或正在缩小.

大坝蓄水 长江中游 干流湖泊 钉螺密度

朱朝峰 曾庆芳 李以义 吕尚标

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北武汉430012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湖南岳阳414000 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江西南易330046

国内会议

中国水利学会2014学术年会

天津

中文

233-241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