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川西地区印支早期古隆起及成因分析

四川盆地油气分布与古隆起有密切关系.川西地区多口探井在金马-鸭子河隆起带及新场隆起带的雷顶大型不整合面风化壳获得重大油气突破,初步展现出川西坳陷存在”雷顶大型油气藏”的端倪.结合新近完成的品质较好的三维地震资料及钻探资料,研究表明,川西地区在印支运动早期不仅发育了孝泉-新场-丰谷近东西向古隆起的雏形,同时在龙门山前和川西坳陷内部还发育北东走向的串珠状古隆起.这些古隆起的发育与印支早期扬子板块与秦岭板块自东向西逐渐发生剪刀式闭合这一构造事件有关.这一系列北东走向的古隆起是否像川东的泸州-开江古隆起一样,控制着川西海相上组合的油气分布,后续将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油气藏 古隆起 构造运动

袁晓宇 刘光祥 陈迎宾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上海200092;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无锡214126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无锡214126

国内会议

2014年博士后学术论坛——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

北京

中文

37-46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