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趋同的目标:”神性”之于”古典设计管理”《中国管理思想通史·第一卷》札记

当今经济蓬勃发展之余,对中国古代设计、工艺及造物,与传统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的讨论,日趋演变成一个热点.在某些角度上,”设计学”实践领域内,已就此出版了一些专题书册.然而,从与古代断裂的,现代且具体的设计、管理切入,却又极易陷入某种”伪命题”的圈套.毕竟,古代的实际事物仅只保留于历史的可能重构与想象假设之中.但为免裹足蹒跚,仍亟须重寻路径,如尽量全面、真实且不辞劳烦地复原生产、制作的流程,以及在思想理论层面,依托”管理史”和哲学史、思想史学科的研究成果,尽力将其互为、互见的逻辑脉络完整地勾画并梳理出来.唯有如此,”中国设计管理”的研究最终才不至沦为所谓”东方主义”的沃土与同盟.经重新整编于2010年出版的刘云柏著两卷本《中国管理思想通史》,作为一段时间以来颇具分量的史、论兼具型专书,为我国传统管理学的持续梳理做出了相当巨大的努力。借助《通史》的逻辑组织和框架体系,当前已可基本把握传统管理思想的关键脉动及演变规律。本篇则比照着,从墨、道、佛的角度再做些申述。对墨家而言,在“墨经”中存在过的数理内容、光学知识等,便是他们具体且“形而下”的统治方法,是其作为“领袖”所必须具备的高级职业技术。笔者也同样支持这样的观点,即墨子“也是一位工艺思想家,乌托邦式的‘设计美学家。”他和他的门徒,在“义与利”的微妙平衡里,在“组织”终将上升为“宏大叙事”的历史进程内,渐渐窥知了一类别致的“美”。道家与儒家同样都承袭了“易”等以“阴阳”、“八卦”为核心的上古“决策一演算”体系,但道家不单为中国古典管理找到了有别于儒家等的新途,并在工艺上也为后世开启了一脉纯淡、肃然的风格。纵然汉地佛教系“东传之学”,但在中国古典管理逻辑内,也必须承认的确存在与之相应的管理分支,这在工艺、设计成果上更可一目了然。

《中国管理思想通史》 墨家思想 道家理念 佛教体系

连冕

中国美术学院

国内会议

第三届设计教育高层论坛

杭州

中文

21-28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