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公共艺术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和审美共享

公共艺术体现其跨界与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在美化城市景观、丰富居民精神享受的同时,成为与地域文化及公众日常生活和谐共生的艺术形态,体现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品位.在我国现阶段,很多的作品显然缺乏与大众的对话和良性互动.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公共艺术的现状分析,对比国外一些成功的公共艺术案例,反思造成公共艺术与公众形成隔阂的根源,找出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案.笔者认为,公共艺术作品要尊重文化传统并契合地域文化特征,要提高公众对公共艺术作品的认知和审美能力,让公众真正主导公共艺术的评判,将公共艺术作品渗透于生活的各个角落。此外还应在在学校中广泛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培养相关人才。

公共艺术 公众互动 审美情趣 地域文化

李伟 张月

上海理工大学

国内会议

第三届设计教育高层论坛

杭州

中文

257-261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