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书同文字”浅议--兼论秦始皇东巡刻石在汉字汉语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在汉字长期发展繁荣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多次规范和改革。秦始皇“书同文字”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次。秦朝之所以推行“书同文字”,是建立统一国家、实行集权统治的客观要求。文字的混乱不利于舆论的引导和新生政权的巩固。秦始皇“书同文字”是对秦人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是根,传统是源。只有继承和发扬,传统才会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创造力。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位11年,先后共有五次大规模出巡,其中东巡四次,先后刻石七块,这些刻石书体独特、材质独特、地点独特、写刻独特。秦朝通过东巡刻石这种形式,正式推出李斯小篆,作为官方使用的标准书体的样板,也就是后世所称的“法帖”——用以取法的字帖。
刻石 小篆 文化传承 秦朝
柳明瑞
国内会议
甘肃礼县
中文
95-106
2014-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