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县秦早期青铜器中虎的形式特征及内在含义
虎是青铜器纹饰中的重要母题之一,不仅有独立的铜虎雕塑,也有虎纹饰、虎形器以及虎饰件等.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失去了统治力,礼崩乐坏,各诸侯国的青铜器开始冲破西周的礼法规范,在商周青铜器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地域特色,虎造型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自由浪漫的艺术特色.礼县大堡子山、圆顶山出土的秦早期青铜器,其是铜虎的造型、数量以及组合形式等最为引人注目,堪称春秋青铜雕塑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既有春秋时期青铜雕塑艺术的共性特征,又有鲜明的秦早期青铜文化个性色彩.嬴姓秦族可能很早就有崇虎的习俗,他们被迫西迁后,回首故地是其永恒的精神寄托。三只铜虎的摆放也可能是虎身朝西、向东回首的方位。但无论在坑中的放置方位如何,回首虎“回首”的含义应是明确的,即秦人是从东方迁居西方,所以回首必然是体现了秦人对祖先居住地东方的回望,以传达族群缅怀祖先、向往东方故地的群体意识。
青铜器 虎纹饰 雕塑艺术 秦朝
余永红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陇南民间艺术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甘肃礼县
中文
312-323
2014-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