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华夏首县”--冀县新考

据秦文化联合考古队调查:犬丘应是秦国最早的都城,在今礼县红河、盐官一带.《史记·秦本纪》记载:”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这是我国历史上关于”建县”最早的文献记载.”冀县”,主体范围在甘肃省甘谷县内,甘谷县因而被誉为”华夏首县”.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分析,从冀县的性质而言应是县鄙之县,从功能而言应为县邑之县,而非后世意义上的郡县.通过对毛家坪—东旱坪遗址的考察,结合《水经注·渭水·卷十七》有关故城溪水的记述,毛家坪—东旱坪遗址区域应该就是《史记·秦本纪》:“秦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邦、冀戎,(冀县)初县之”记载的治所地。早期冀县县域,除包括今甘谷渭水流域的广大地区外,还应包括今武山县洛门镇东部地区,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这不仅在毛家坪-东旱坪遗址考古调查发掘器物之间联系体现,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亦可说明,《汉书·地理志》云:“冀..有朱圉山,有缇群山,有洛门聚”,《后汉书·魄嚣传》云:“落门,聚名也,在今秦州伏羌县西”,有学者认为,历史上有大洛门、小洛门之别,大洛门指伏羌县西四十里有永宁镇一带(该镇在清康熙年问被地震湮没),《后汉书·郡国志·冀县》:“落门聚,来歙破隗嚣处”。《水经注疏》清楚地表明《汉书·地理志》所记载落门聚应该指的是今天洛门镇东部地区。民国吕式斌撰著的《今县释名》一书即认为今甘谷县名之来源,系因县内原有“三谷水”而得名,而“三谷水”指的就是洛门东部的大南河水。

冀县 古地名 历史演变

裴应东

甘肃省武山县文物局

国内会议

甘肃秦文化研究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

甘肃礼县

中文

387-392

2014-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