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与西礼两县的乞巧风俗
乞巧的风俗,最早见于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只有甘肃西和、礼县两县之地乞巧之风俗最为特殊、最为隆重、持续时间也最长。笔者以为,乞巧风俗同秦人的传说有关。织女的传说同秦民族有关,古人称分隔了牵牛织女的银河为“汉”或“云汉”、“天汉”,指流经陇南西礼两县之西汉水,以“汉”为天河之名,显然是秦文化的遗留。此外,目前关于牵牛、织女的传说,能反映出一定情节的,都见于秦文化范围。也就是说,织女的故事传说是同秦民族的始祖女修有关的。“牛郎织女”的故事的形成,则是周文化同秦文化交融后,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逐渐形成的。这样看来,甘肃西和、礼县七月七的乞巧活动十分普遍而且持续时间长,举行得很隆重,实际上是一种群体潜意识的表现,很值得进行认真研究。
乞巧风俗 秦文化 周文化
赵逵夫
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甘肃礼县
中文
412-423
2014-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