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智慧城市承载下的老人长期照护体系研究--基于浙江省的经验与反思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并强调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城市建设向智慧化转型,伴随硬件设施升级的同时,也带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资源承载力增强,配置更加合理有序。城市的发展方式、管理能力、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水平。科技助老可以减轻家庭照顾者的压力,改善老年群体的生命质量,对完善我国的养老体系具有促进作用。 一方面需要积极利用社会保险模式建立全面覆盖的老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相结合,改善中国目前家庭养老负担重的局面,有效将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相连接。一是有效利用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基础,设计切实可行的保险筹资计划,在老人长期照护问题上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的步调,打破城乡供给的不平衡,保障养老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满足城乡老龄群体的需要;二是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相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两个体系各自独立承担不同的职责,但老人长期照护体系的均衡发展有必要将二者统一起来,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与不重复利用。 另一方面应有序利用智慧城市发展的阶段性成果,针对公共卫生领域的老人健康照护体系,其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定位与发展方向,体系建构中各平台所解决的问题以及平台间的有效协作,需要公共行政协调和处理的各部门间的关系,保障新型老人健康照护体系各平台间的联动。

老年人 长期照护体系 生命质量 智慧城市

王哲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人口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年会

北京

中文

317-329

201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