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农村中老年未婚男性的生活境况与养老意愿分析--基于2013年冀西北C县农村调查

使用2013年C县农村调查数据,本文勾画了农村贫困地区中老年未婚男性的生活与养老的全景,总结了该群体区别于已婚同龄男性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社会保障和养老意愿等特征,分析了失婚对于该群体日常生活、社会保障和养老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说明,与同龄已婚男性相比,当地中老年未婚男性不仅在个体素质、个体收入和消费、生活支持、日常交往和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处于明显劣势地位,对社会保障的刚性依赖是而且他们养老意愿的显著特征。在我国,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会基本组成单元,家庭为个体生存、生活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支持。农村贫困地区中老年未婚男性能够完成婚配的可能性已经很小,由于缺失来自配偶和子女的家庭支持,他们的生活质量较低,个体生理、心理福利受损,而且,对于年老后的养老生活缺乏信心,只能寄希望于政府、集体和社会提供的社会保障和救助。尽管当前农村贫困地区中老年未婚男性的产生并非主要源于人口控制政策,但是,未来几十年里,随着人口控制政策实施而产生的中老年未婚男性的出现、积累和沉淀,农村贫困地区男性大龄未婚、失婚问题将更加急迫和严峻。这种情况给政府和全社会敲响了警钟,相关法律法规、社会保障制度和实际应对方法需要尽快制定和完善,防止中老年未婚男性问题逐渐积聚,最终成为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和公共安全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的大问题。

老年未婚男性 生活境况 养老意愿 农村地区

王磊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国内会议

中国人口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年会

北京

中文

346-359

201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