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数字化前整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关于档案整理工作,早在2008年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馆局长杨冬权就提出了”以数字化带动档案整理”的战略构想.杨冬权同志指出:各级档案馆、室基础业务工作的基本路径是实施数字化带动战略,逐页对档案进行整理,并对内容、数量、附录等进行著录,然后通过数字化等方法进行复制,以复制件提供利用,把原件封存.杨冬权同志的这一构想,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档案整理工作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目前各档案机构开展的档案整理工作,特别是存量档案的整理实践来看,都是围绕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来进行.从此意义上说,将档案数字化过程中进行的档案整理工作统称为”档案数字化前整理”.在数字档案馆(室)的建设中,存量档案数字化前整理工作一直以来是制约档案数字化工作的瓶颈,而存量档案较多的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下简称“一史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下简称“二史馆”)三大中央级档案馆如何在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中作表率,事关全国数字档案馆(室)的建设。为破解档案数字化前整理这一难题,一史馆和二史馆作为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直属的中央级历史档案馆,也是组织实施国家重点档案数字化工程的主体,近年来结合自身实际在馆藏档案数字化前整理工作中均做了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其中,一史馆以文件级为主,二史馆以案卷级为主,是档案数字化前整理两种不同类型、风格,颇具典型性的案例。最后对档案数字化前整理的业务外包模式展开分析。笔者认为在目前档案业务外包还不完全成熟的形势下,档案人应该欢迎业务外包,勇于尝试档案业务外包,利用外部力量,享受外部资源给档案部门带来的帮助。但同时也要谨慎地走好每一步,认清并研究档案业务外包,抓住核心业务,把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扬长避短,真正做到是主动地利用外部资源为服务而不是被动得无奈选择外包去完成完不成的业务。
档案数字化 存量档案 整理工作 业务外包
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整理鉴定学术委员会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91-108
201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