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量蛋白尿伴高血压一例--肾实质性高血压诊治进展

通过1例大量蛋白尿伴高血压的病例介绍,分析肾实质性高血压的诊治特点、发病机制.肾实质性高血压是因原发或继发肾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常见于青、中年患者,蛋白尿在高血压前或两者同时出现,表现为尿蛋白量大,血压难以控制.肾实质性高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1mmHg=0.133kPa)以下,必要时可联合应用2~3种降压药,其中应包括一种RAAS阻滞剂(ACEI或ARB).2013年ESH/ESC指南指出,如果尿蛋白≥1g/d,血压应控制在130/90mmHg以下,并尽可能减少蛋白尿到最低水平,但要监测eGFR.若肾功能受损血肌酐>265.2mmol/L(3mg/dl),或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1.73m2),或伴有大量蛋白尿,宜首先使用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断药,噻嗪类利尿剂可改为袢利尿剂(如呋塞米).不建议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特别是与RAAS抑制剂联合.

肾实质性高血压 蛋白尿 发病机制 临床诊断 疾病治疗

李月红 吕佳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中国心脑医学大会

北京

中文

239-245

2014-08-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