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蟑螂”一词的地理分布研究
”蟑螂”一词主要分布在温暖潮湿的南方地区,其主要词形为江淮地区的蟑系、西南地区的油系、东南沿海地区的蚻系、沿长江分布的灶系,以及湖南、广西交界地区的骚系.蟑系起源于江淮地区,其势力范围一直在扩大;油系是位于西南地区的一种有缘化形式;蚻系是南方的一种古老形式.根据对蟑螂词形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地理分布情况,笔者对其演变作出如下推测。蟑螂的词形大致可分为三个大系统:蛰系(含灶系、骚系)、油系、蟑系。这三大系统可能表明了三种不同的起源。蛰系为南方的一种古老形式,至今仍是词形最多最丰富的系列;灶系是蛰系的一种新变体,骚系为灶系的变体。油系为西南地区产生的一种形式,该形式在南下的过程中遇到蛰系,促使蛰系发生变化,发展出灶系和骚系。蟑系为长江、淮河流域产生的形式,由于是普通话的词形,蟑系的势力范围逐步扩大,一方面扩张到北方地区,同时又渐渐南下渗透进入古老的蛰系的领地。油系和蟑系向南迈进的结果,使蛰系与外来的油系和蟑系不断接触变化,出现更多混合形式。而原本古老的蛰系的地盘渐渐消失,发展为存古的东南沿海型。
汉语方言 蟑螂 词形特征 地理分布
黄绮烨
金泽大学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71-83
2014-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