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沿海河川地形语言分布特征比较研究(试论)
”语言地理学(地理语言学)是语言史的方法之一,所以语言地理学(地理语言学)的目的是为了理解跟揭示语言的历史.”(柴田武,1976)就理解语言的历史、探讨语言的历史变化过程这二大研究目标来说,地理语言学是历时性的语言研究,而非共时性的语言研究.但江端义夫(1984)提出”记述地理语言学”的观点,主要针对不同年龄层的语言地理分布差异现象的比较.这种同时间不同年龄层的语言地理分布差异比较,是属于共时性的语言学研究,所以是”共时性的地理语言学”.共时性的地理语言学除了相同区域的不同年龄层或是不同社会阶层的语言地理分布差异的比较研究外,尚可以针对某种地理条件下,对于语言的分布或是语言的传播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以探求在某种地理条件下,语言传播的共性,建立语言传播的模型.本文将以河川和沿海的地形为地理条件,比较汉语方言和日语方言在此类地形下,语言分布和语言传播异同.汉语方言主要是以潮汕方言为主,日语方言则以富山方言为主.以这二方言作为对比观察的理由如下.(1)在地理条件上:潮汕地区有韩江、榕江二条主要河川贯穿;富山县则有庄川、神通川这二条主要河川.并且二者在河川出海口,都有一个地区性的第一大港(汕头港、富山港).(2)在方言分布特征上:潮汕方言位于闽方言和粤方言、客方言这三大方言的接触地区,而富山方言则是位于日本最重要的二大方言——关东方言和关西方言的接触地区,都是位于方言分界线的附近.经过本次初步研究,预计将会有以下成果.(1)了解河口都市方言的传播力.(2)解明沿海方言的跳跃传播的状况.(3)阐明河川支流会合处对语言分布的影响.(4)发掘海洋生计类的相关词汇,往内地传播时的传播动能和词汇变化.
地理语言学 汉语方言 日语方言 分布特征
李仲民
台湾世新大学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88-102
2014-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