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自发性体育组织研究综述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提出”体育强国”到十八大关于社会管理体系四个方面的构建,我国群众体育及民间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学术界的相关理论研究也如火如荼.其中自发性体育组织作为集结基层群众体育和社会组织的纽带,学者们对其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及逻辑演绎法对近年来我国城市自发性体育组织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发现研究中的不足并给予建议,期望能为挖掘我国自发性体育组织的内在发展规律并促成其持续发展献力.学者们对城市自发性体育组织未来发展趋势都呈乐观态度,并对其更好的发展从各个角度提出了建议与展望,归纳起来主要有;对原有发展模式和自组织形成机制的肯定,并希望持续发展,即自愿、自由组成,且以非正式的形式发展;从政府扶持及培育的角度,学者们都呼吁政府尽可能给予自发性体育组织更多的关注,包括政策支持,财政拨款等;从协调机制角度,包括政府体育部门对公园等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体育院校设立相关专业以开发群众体育资源为目标,尤其是吸引青年人参与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另外,有学者建议建立一种介于政府相关部门与自发性体育组织之间的一种中介组织,便于协调发展;从组织自身持续发展角度,自发性组织本身应完善自我,包括内部管理,可建立内部组织激励等机制,持续发展动力,加强自身生存及竞争能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自发性体育组织维持及发展归宿方面,有学者提议组织应争取政府的承认和接纳,成为体制内群众体育组织机构,这一提法及思维方式值得深思。
自发性体育组织 政府扶持 可持续发展
龚丽媛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国内会议
吉林延吉
中文
365-368
2014-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