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噶伦制的形成与确立
清朝中央政府很好地利用了西藏地方出现的一些突发性事件:准噶尔侵藏、阿尔布巴事件,珠尔默特那木札勒事件、廓尔喀侵藏等,根据形势发展对西藏地方政府进行了几次体制和制度上的重大调整和改变.西藏地方行政体制经历了政教分离,蒙藏联合掌政模式;达赖—噶伦体制施政模式;郡王总理藏务,驻藏大臣监督;政教合一,以驻藏大臣钳制达赖、班禅—噶厦体制模式.噶伦制的形成与确立正是这些调整和改变的一个缩影,也是清朝前期加强对西藏地方治理从探索到成熟的表现.为西藏地方的安定和平稳发展,以及加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总之,清朝不仅在西藏建立了达赖喇嘛统领下的噶厦地方政府,并逐步提高了驻藏大臣的地位,加强驻藏大臣的权力,使之能够约束噶伦等地方官员。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政权结构形成并固定下来,没有发生大的改变,直至20世纪中叶。
清朝 西藏地区 噶伦制 政权结构
张钦
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所,西安710119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55-161
2014-07-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