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文化与乡土建筑兴衰--以雷州半岛西南部珊瑚石乡土建筑的兴衰为例
不可否认全球化下工业化建造方式在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重要作用,然而传统乡土建筑体现着与之相应的地方传统和民族特色,饱含着乡土社会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因此,珊瑚石乡土材料不应该被现代人所遗弃。在保护珊瑚石乡土建筑实体形态及相关思想文化的同时,也必须对珊瑚石传统工艺加以保护和传承,研究和保护它们是保护建筑文化遗产科学价值的需要。雷州半岛西南部有着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它既有中国海洋文化共有的气质,也有着特定区域的海洋文化特质,其区域珊瑚石乡土建筑是在特定的地域社会文化氛围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真正融为岭南海洋文化特点的有机构成。在保护和发展的同时,更加努力探索海洋环境下乡土建筑的本质,从而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建筑民族特色。在针对国际化、信息化的社会,文化领域的趋同现象给人们带来了种种困惑,为更好地保护地方特色和延续乡土文化,宣扬生态文明的绿色观念,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推广以乡土为题材的“生态型村落”。
乡土建筑 遗产保护 民族特色 社会价值
陈小斗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服务业研究院文化艺术与创意产业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58-61
2014-06-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