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在飞机维修保障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在剖析飞机一级维修保障现状及其不足的基础上,运用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技术,进行了维修工作类型研究和维修间隔优化方法研究,并给出了应用实例,飞机试飞阶段维修保障工作主要依据飞机技术使用维护说明书、飞机维修规程等实施,而它们又是依据预防性维修大纲编制的。预防性维修大纲是预防性维修方案的汇总文件,是关于该飞机预防性维修要求的总的安排。其主要内容包括:需要进行预防性维修的产品或项目(WHAT)、实施的维修工作类型或方式(HOW)、维修工作的时机或维修间隔期(WHEN)、实施维修工作的维修级别(WHERE)。预防性维修大纲是根据相似产品的经验制订的,是偏保守的暂定答案,需要在飞机投入试飞后,收集RCM分析所需的数据资料,在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基础上,对预防性维修工作类型、维修间隔期和维修级别进行调整,逐步使其更加实用和合理,达到优化维修方案的目的。
飞机维修保障 维修工作类型 维修间隔 可靠性
徐小芳 李飞敏 魏新科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国内会议
桂林
中文
581-591
2014-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