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对高寿发动机修理的思考

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动力装置,由于被长时间的使用,最终是会到寿的。先前,发动机主要通过改进改型,大量增加可靠性措施,不断增加使用寿命。既有提高喘振裕度,增加稳定性等多项性能改进措施,也有提高结构可靠性措施,涉及各大部件。主要有篦齿裂纹,润滑系统故障,叶片材料改进,隔热屏裂纹故障,油门杆的限制,漏油故障,叶片渗层研究,叶冠堆焊,台架测试,温度场测量,叶片寿命计算,涡轮盘低循环疲劳寿命试验,锥齿轮寿命研究等。高寿发动机可靠性及性能衰减后,应从成本可接受能力、新旧技术手段在老机种上的适用程度以及备件的供应情况等诸多方面综合权衡。按结构状态进行适当的筛选:在暂定总寿命内的个别结构状态特别恶劣的发动机不宜延寿;在不影响整体延寿状态的条件下,高寿发动机可并装(个别发动机可消号)。降负荷使用:降低最大负荷性能及工作时间,以确保可靠性。缩短翻修期时间,增加修理次数。提高换件比率和新机更新阵:增加新品订购,加速老旧高寿发动机的淘汰。按高低寿命发动机合理搭配使用,如发动机使用任务较重,用首翻期及低寿命发动机比例大一些,发动机使用任务一般,中高寿发动机比例可大一些。总之,对高寿发动机的修理、试车、使用,均以确保可靠性、安全性为首要考虑要素。

飞机发动机 修理工艺 可靠性能 使用寿命

彭远军 徐秀君 石岩 梁存良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内会议

2014年航空安全与装备维修技术学术研讨会

桂林

中文

896-898

2014-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