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渡河流域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构想

大渡河发源于青海省班玛县巴颜喀拉山东端的果洛山,干流全长1062km,四川省境内长852km.大渡河流域有着丰富的多样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且旅游资源具有良好的原生性、高品质性以及高体验价值。该流域大多地区都属于我国的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将是引导本区域居民脱贫致富的最优选择。建议由省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沿流域相关区县参与,统筹大渡河流域旅游开发,统一认识、统一规划,形成一个整体开发的文本,制订《大渡河流域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在全省总体开发构想指导下,按照流域分布特征及各市州具体资源情况,突出各自重点开发内容、开发主题和重点开发项目,相互支撑互补并共同烘托,打造“大渡河山水民俗文化旅游走廊”。建立“大渡河全流域旅游开发”管理协作机构。 以大渡河山水民俗风情旅游走廊为主轴,以大渡河沿线旅游资源为依托,以3条国道、5条省道、成昆铁路以及大渡河分段航道为骨架,以马尔康、康定、泸定为三大交通节点,带动大渡河流域上游、中游和下游,形成五个精品旅游区,四大创新旅游产品,六条精品线路的空间布局。

旅游开发 地方特色 空间布局 大渡河流域

郑柳青

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

国内会议

第三届旅游高峰论坛暨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2014学术年会

成都

中文

304-313

2014-05-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