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彝族大学生母语使用情况调查--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结合中央民族大学多民族多语言的特点,通过对在校彝族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以个案研究重点考察彝语的社会使用域,分析彝语使用状况的影响因素,同时了解彝族同学自身的母语态度,对提高彝语语言的使用活力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彝语使用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家庭方面要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孩子彝语交际能力,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主动给子女营造良好的彝语语言氛围,慢慢形成一种彝语交际习惯。这不仅是对自我民族文化语言的传承,也是发扬民族文化的有益之举。保持民族特色,发扬民族传统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下,国家就保护民族文化出台了很多政策,作为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大投入,积极引导,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方开展民族教育,同时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为地方民族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做贡献。校园文化是重要载体,学校要积极引导各族学生表达展现自身民族文化,营造良好的多元文化氛围,提升彝族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开设彝语课程,传授或者巩固彝族学生母语;开展彝族文化交流活动,鼓励彝族学生举办多彩的彝族节目。彝族大学生要从自身出发,提高自我认识,在多元文化格局中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持清醒的认识,发扬民族优秀传统。借助先进的手段和技术,努力学习彝族语言、文字,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彝族 大学生 母语态度 语言使用

张婉

国内会议

2014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论坛

北京

中文

411-420

2014-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