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边境拉祜族文字使用情况调查--以澜沧县拉祜族聚居村寨为例
本文以澜沧县拉祜族聚居村寨为例,对位于云南省边境地区的拉祜族新、老拉祜文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以调查数据为依据,对老拉祜文的传承和新拉祜文的适应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拉祜族语言文字政策的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拉祜族多以民族聚居的形式建立村寨,和谐生活,高度的聚居使得母语能很好地保存,但拉祜文字却走向衰退,面临着危机。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这里的民族通用语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汉语的兼用现象比较多,本民族的文字往往被汉字所代替,日常生活中较少使用拉祜文字。电子信息产品的匮乏、互联网的不通,使得拉祜族的信息化水平偏低。在120名调查对象中,仅有几名外出打工的青年人使用手机,电子信息产品在拉祜族地区并未大规模普及,民族文字无法迅速流通。国家及当地政府应该加大教育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重视澜沧地区的民族语文教学,提高师资力量,培养一批“民汉兼通”的双语教师。编写贴近民族生活、体现民族特色的民族语文教材,努力保留民族文字,从而改变拉祜族的教育面貌。
拉祜族 民族文字 使用情况 文化传承
杨媛媛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21-430
2014-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