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福柯”异托邦”视角下艺术生态群落的社会特性

异托邦理论作为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福柯空间哲学中的重要一部分,体现了他对人类社会中异质空间的重新思考和独特认识.本文将城市落败地区出现的艺术生态群落定义为一种异托邦空间;以福柯的理论为视角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与探讨.在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基础上,考察了其的发展过程与变迁的内在逻辑;对艺术生态群落在政治上的反抗意义、时空上的并置能力、系统上的开闭特性以及社会中的补偿功能等多方面社会特性做出了分析和总结.以“异托邦”视角对此进行观照,作为异托邦存在的艺术生态群落,以及其中种种“异常”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在本质上反映了作为城市非主流群体的艺术家,对主流社会格局和秩序进行抗议、挑战和改革的一系列的技术实践。在异托邦这一真实空间中,可以混淆纠缠并包容多个在时空上问离合冲突的空间。艺术生态群落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满足了社会中不同个体对梦想中遥不可及美好世界的想象;以一种最易接近、最易获得的方式,营造出了一个可以让人暂时逃脱生活、现实与烦恼的场所。

艺术生态群落 社会特性 空间哲学

王智洋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国内会议

全国艺术学学会艺术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

昆明

中文

207-214

2014-12-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