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医护生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本文从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师及课堂评价三个方面的关联入手,探讨通过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可行性.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启发,认识到不足,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同时也认识到未来工作与现在语文学习的必然联系,首先从思想意识上重视语文,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反馈到课堂上也会更加积极去配合教师的授课内容,课后也会主动学习语文加强人文素养。将教师为主导的评价和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结合起来,真正关注到老师和学生双方的评价,切勿将教师评价与课堂评价混为一谈,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表现的评价和师生互动的评价共同组成了课堂评价。这里面对学生表现的评价以及师生互动的评价是容易被忽视的。对学生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和选择性。对学生创造性和能动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参与课堂不仅是向教师发问,更重要的是自主探索的过程。通过设置教学情境,改进教学方法,激励高职学生在课堂勇敢质疑,可以改变高职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激发其创作型思维,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对新知有不断探求的欲望。
高等职业院校 语文课堂 教学实效性 学生职业素养
刘朝晖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390-392
2014-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