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课程改革思路--基于常熟理工学院的探索
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规格必须有严格的课程体系来支撑。目前,新建本科院校设置的公共基础课程从课程门类、教学内容、所需学时到教学安排,与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以及二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几乎无差别,因此,在思考学校课程整体改革方案时应同时加强对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要充分考虑这些课程教育如何满足作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要求。要从课程设置的门类到课程的具体实施途径进行认真的梳理,以便与学科专业课程更好地整合成有机统一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要紧扣办学定位,以校企合作教育为抓手,以现代课程理念为指导,大力加强课程改革,使专业课程设置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顺应专业发展的市场趋势,打破学科界限重新组合课程,建立由多种课程模式构成的新型课程体系;应该制定课程规划,并以项目驱动的形式有效组织实施,特别要选择课程改革的主要战略方向,以保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院校 课程改革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朱士中 顾永安 何东亮
常熟理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发展规划处 常熟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87-195
2014-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