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之”课程-书院”模式研究
从美国哈佛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实践经验,以及国内相关高校的探索成效看,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生命所在,“课程-书院”协同模式应该成为未来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从现有的专业教育模式转变为“课程一书院”通识教育协同培养模式,并不是通识和专业两种课程的简单增减,也不是两种课堂内容比例的机械变化,关键是要厘清课程与书院的关系,形成一整套从专业设置到课程体系,从着眼于“才”的培养的第一课堂的专业教学到着眼于“人”的育成的第二课堂的非形式教育等构成的运行机制。必要时,还需建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组织和管理机构,来推动通识教育的改革。总之,无论时代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社会对“完整的人”的要求永远不会过时,因为社会不需要没有灵魂的卓越。
高等院校 通识教育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王剑敏
苏州大学教务部教学改革与研究处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219-229
2014-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