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元共生”的”卓越”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教育部推行了以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主的工程教育改革,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从德国FH的实践经验来看,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是采取系统措施培养“卓越”的“工程应用”人才,以政企校“三元共生”合作平台为基础,建设多元化的实验实训条件和双师型“工程应用”师资团队,构建创新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由于教育投入和运用效率的限制,在高校难以直接建立完整的行业真实工作环境,必须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将企业有利生产资源和真实研发项目作为高校“卓越”人才培养的共享资源。此外,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引导“理实结合”教学理念,引导所有任课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广泛采用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形式,在实践教学中通过技术操作强化原理和概念的认知。政府也应制定相关政策,对学生参与科研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企业应主动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设立专职校企实训中心,负责校企实验室共建、学生能力培养、师资选拔与培训、学生培养监控和评价,并制定校企科研合作计划和兼职工程师岗位职责等规范。
高等院校 工程教育 合作机制 实践能力
戴仁俊 白凤娥
江苏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279-286
2014-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