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演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伴随着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全过程.通览新中国成立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演进,可以大致得出以下基本特征:第一,随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凝练不断清晰,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的科学社会主义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越来越注重对传统优秀价值、人类共同价值和社会主流价值的融合与统一,越来越注重个人与集体、物质与精神、东方与西方价值的融合与统一。第二,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重点也逐步从价值主义(主要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到价值原则与规范的转换,逐步从抽象走向具体、从本本走向生活。第三,教育方法逐步从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朝着“生成式教育方式”发展,人们的认识也经历了盲目认同——反思批判——理性认同三个阶段。第四,核心价值观教育伴随着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过程,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是其重要内容和方向,同时也是指导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方法论;群众观点、劳动观点、实践观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观点,始终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立场。实践无止境,认识无止境,核心价值观教育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落实、落细,不断增加其实效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策略 历史演进 文化建设

洪明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第十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

北京

中文

24-36

2014-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