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蔬菜制繁种产业化浅析与探讨
蔬菜和粮食作物制繁种在我国适宜发展的甘肃、宁夏、新疆、辽宁、吉林、四川、海南等省区已经成为产业化发展方向,云南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蔬菜制繁种规模一直不断在扩大,其中元谋和永仁两县蔬菜制繁种面积已达30000亩,已经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种植内容之一,而且不断在向周边地区发展。云南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适合发展蔬菜制繁种产业,是国内外最好的蔬菜良种繁育基地之一,应继续加强和重视,使之成为云南省的黄金产业,需要实行全省性的蔬菜制繁种适宜区调查和规划。云南已经具有蔬菜良种繁育的基地条件和生产基础,但因点多面大,缺乏统一布局和综合规划,难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格局。开展试验示范,确定蔬菜制繁种作物布局。列立专项开展蔬菜制繁种技术的研究和试验示范,引进并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制定蔬菜制繁种操作技术规程,指导农户从事蔬菜制繁种生产。加大蔬菜制繁种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现有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蔬菜制繁种产业的发展。加强蔬菜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力度,培育具有本省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走自有品种生产和为国内外蔬菜种子公司代繁相结合的蔬菜制繁种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云南由于特殊的低纬高原多山地势条件、四季如春和天然立体的气候环境较适合于发展蔬菜制繁种产业,云南蔬菜制繁种产业的发展具备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和难以代替的产业竞争优势。
蔬菜制繁种企业 人才培养 竞争优势 经济效益
杨长楷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元谋651300
国内会议
西双版纳
中文
65-67
2014-1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