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灾暴露出的云南麦类产业问题及应对措施
文章指出由于近几年连续冬春干旱,导致小春作物大面积减产接收,威胁云南粮食安全,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同时暴露出云南基础设施薄弱、节水高产和水旱兼用型品种的选育和利用不足、麦类生产及产业化水平仍较低,投入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大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政策扶持,才能促进云南麦类产业的发展.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全球目前正处于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发期,今后我国可能会遭遇更为极端、频繁的气象异常事件,云南也不例外。唯有苦练内功,加强麦类科技创新,才能提高麦类产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这也是麦类产业提质增效必须依靠的手段。加快发展麦类产业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产业化开发为带动,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高品质,节本增效,全面提升麦类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麦类产业 产业化水平 资金投入 科技创新能力 可持续发展
程加省 王志伟 乔祥梅 杨金华 程耿 胡银星 黄锦 于亚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云南分中心,云南昆明650205
国内会议
西双版纳
中文
633-637
2014-1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