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县草地保护建设成效与体会
通过分析砚山县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项目、国家退牧还草(岩溶地区草地治理试点)工程等过程中,落实人工草场建植、疏林草场建植、农田种草加秸秆养牛三种模式,在草地保护建设方面积累的一些成功经验,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建议,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草地建设工程资金扶持力度,尤其是对优质牧草建设工程建设重点给予加大扶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中央财政建立专项资金,筹集社会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以国家投入为主,地方、集体、个人投入为辅,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投资渠道。建议提高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标准:禁牧补助150元/hm2;草畜平衡75元/hm2;牧草良种补贴300元/hm2。建议工程建设与国家项目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草地综合治理工程涉及的相关部门多,管理协调难度较大,应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当地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成为工程建设的主体。草地综合治理工程建成,后续管护极为重要,建议按照草地治理项目年度计划中按财政资金总额的一定比例用于工程运行和管护经费。
草地 生态保护 建植模式 治理结构
黄万伟 郑世丽 杨文翠
文山州砚山县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站
国内会议
西双版纳
中文
841-843
2014-1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