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浙南春茶采摘期的气象条件分析及预报模型建立

利用2001-2013年浙南遂昌县春茶5个主栽品种的开采期和洪峰期时间资料,结合同期的气温、降水、日照和相对湿度等气象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浙南春茶采摘期与各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并探讨不同品种春茶采摘期的临界温度与积温范围,建立了基于气象要素的春茶采摘期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浙南春茶采摘以乌牛早为最早,其次是龙井43,第三为安吉白茶,第四为福鼎大白茶,鸠坑最晚;春茶采摘期与1-3月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中与1月气温负相关最显著,即冬季气温的高低是决定春茶采摘提早或推迟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从积温变化的稳定性来看,乌牛早的萌动起始温度是8℃,龙井43、安吉白茶、福鼎大白茶和鸠坑则是通过10℃的积温最为稳定.浙南春茶采摘期预报模型以积温为预报因子,效果最佳,预报误差为-4~3d,可为预报春茶采摘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春茶 采摘期 预报模型 气象要素

姜燕敏 金志凤 李松平 潘建义 马军辉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210093;丽水市气象局,丽水323000 浙江省气候中心,杭州310017 丽水市气象局,丽水323000 丽水市农业局,丽水323000

国内会议

2014年度全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技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186-193

2014-11-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