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渔文化的变迁及其蕴涵的文化价值

渔业,是人类最早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也是中华民族最早的一个产业.中国是渔业大国,也是渔业最发达国家.渔文化是农业文化的一种,它是渔民在长期的渔业生产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流转性和传承性的物质和非物质方面的成果.渔文化与鱼文化具有交集关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中国的渔文化历经千百年的沉积、调适与传播,其精神内涵及象征意义也随之发生改变,但是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却十分丰富.,渔文化蕴涵着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的海洋文化精神。对于渔民而言,茫茫无垠的大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问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大海充满了神秘、危险诱惑和希望。渔民面对大海会有一种渴求生存、鼓起勇气,奋勇超过大海的愿望。渔民与海不断地搏击,海既是他的敌人,也是他的同伴。在变幻莫测,险象环生的风浪中,渔民增长了他的智慧和才干。渔文化蕴涵着朴素的生态智慧与生态文化精神。生态文化是指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文化,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哲学思想。渔业是中国最古老的生产行业,古代渔业的发展不仅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而且对世界渔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渔文化 历史变迁 文化价值 精神内涵

同春芬 刘悦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国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中国海洋文化经济论坛

宁波

中文

87-93

2014-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