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探究--以舟山群岛新区为例
本文以舟山群岛新区为例,探究舟山群岛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模式,促使舟山群岛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产业的浪潮中脱颖而出,为舟山群岛新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的思路.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业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核,就更应该注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产业化的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纯洁性,通过身份辨别,给予本省游客旅游优惠,或者通过各种方式分发旅游消费代金券,刺激旅游文化类消费,已经成为除却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另一种拉动内需的有效方法。利用地缘优势,花大力气从上海、杭州等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较好的城市引进文化产业高级人才,人才的引进不仅可以解决当地缺乏发展相关文化产业的经验,也可以从源头上改善舟山群岛新区文化产业薄弱的现状。以公益宣传的方式,呼吁社会各界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而宣传舟山群岛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人们来舟山休闲、养生、旅游,感受纯正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获取的资金应当反哺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充足的资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更好的保护。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业化模式 内需拉动 人才引进 宣传力度
张鹏
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
国内会议
宁波
中文
180-185
2014-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