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热病毒感染小鼠脾淋巴细胞所引起的主要基因表达变化
近年来,包括大熊猫、小熊猫以及狮、虎、豹等食肉目所有8个科、偶蹄目猪科、灵长目的猕猴属等多种动物,均有犬瘟热自然发病的报道。本研究采用基因芯片技术首次对正常小鼠淋巴细胞和犬瘟热病毒(CDV)感染后(感染后7天)淋巴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性进行了研究比较,探究CDV感染后机体免疫应答的分子表达情况.结果监测到36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80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84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以基因芯片中犬瘟热感染后上调基因CCR2和下调基因CD14为研究对象,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验证基因芯片的结果,二者的表达趋势一致,因此认为芯片的筛查结果可靠.根据基因芯片的结果,采用Go注释系统和数据库查询对364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蛋白水解、免疫应答、结合功能、转运调控、信号传递、代谢、结构组成等有关,其中C-C型趋化因子受体2(CCR2)、脂多糖受体(CD1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1(MAP3K1)、CD69抗原(CD69)等被鉴定为差异表达基因.本实验结果为进一步阐明CDV感染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兽医学 犬瘟热病毒感染 淋巴细胞 基因表达 免疫应答
仝明薇 易立 程悦宁 王建科 赵航 程世鹏 孙长英 王文宪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长春 130112 吉林省大安市畜牧业管理局,大安131300 吉林省大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大安131300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94-101
2014-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