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貉、貂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为了解引起狐、貉、貂流产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与毒力基因的流行情况. 方法:无菌采集流产仔兽或母兽的阴道分泌物进行病原的分离培养,经细菌形态观察、培养特性试验、生化试验鉴定出了4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玻片凝集法测定了大肠杆菌病有关的血清型分布,用PCR扩增法检测9种毒力相关基因. 结果:定型菌株2株,分别属于2个不同的血清型(O107、O38),9种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表明ler、irp2、iutA、fyuA、astA、papC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00%、75.0%、50.0%、50.0%、50.0%、50.0%. 结论:同时携带ler、irp2、fyuA、iutA和papC基因的菌株致病性最强,该类菌对毛皮动物健康具有潜在性的威胁,应引起高度重视.
狐 貉 貂 大肠杆菌 血清型 毒力基因
芮萍 马增军 杨彩然 刘谢荣 王秋悦 逯春香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秦皇岛066004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124-128
2014-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