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简析微生物对海洋出水文物的影响及治理办法

无论是南半球或是北半球,无论是暴露在地上或是深埋于地底,都难逃微生物的侵害,而在拥有丰富资源的海洋环境里浸泡了上千年的文物被微生物侵害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本文针对海洋出水文物应如何进行微生物的防治工作做出简单分析.应及时进行微生物病害检测,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生物方法进行防治,对于微生物的病害处理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案,应当采取“防”重于“治”,监控为主,定期检查,将刚刚萌芽的病变及时采样分析。目前市面现成的药剂没有一种能达到理想效果,所以处理微生物病害通常以物理处理为主,化学处理为辅。如果病害特别严重,必须使用化学药剂,也应有针对性地使用,并控制使用面积和时间。尤其不可滥用抑菌剂。在对文物施加了其他保护措施——如控制温度、湿度,涂抹防护材料等后的一段时间,应加强监测,直到微生物建立起新的平衡。目前,微生物学在文物保护中已取得不小的利用成果,包括利用微生物清除文物表面的污迹、细菌生物矿化原理保护石质文物、通过转基因细菌发酵得到蛛丝蛋白质或蛛丝纤维以加固腐朽丝织品、利用产纤维素细菌的产物加固出土的腐朽木构件等。因此,生物方法治理微生物病害应当加以大力研究,期待这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今后能更多地运用在文物保护处理中,为文物保护事业的茁壮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海洋出水文物 微生物 病害检测 修复工作

张晓珑

湖北省博物馆,430077

国内会议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八次学术年会

宜昌

中文

22-29

2014-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