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清康熙朝之后英华殿一区建筑存毁年代研究

英华殿院落始建于明代,迄今为止,有案可查的重要修葺、拆建和改建,包括乾隆八年的拆建、乾隆十七年的拆建、乾隆二十一年的改建,另有零星的拆除与添建.这些,有的涉及院落布局的变化,有的关系到个别建筑物的添减.依据历史档案资料及相关图像资料,结合现场实地勘查,尝试探讨清康熙朝之后英华殿院落中每座建筑的存续年代,以及院落本身的布局变化.英华殿正殿、东耳房、西耳房、英华门、英华门两边琉璃影壁始建于明代,具体年代不详,至今尚存,虽经多次维修,却依然保留了一些早期的手法。英华殿山门始建年代不详,系康熙十八年之前修建,至今尚存。方亭两座,始建年代不详,系乾隆八年之前修建,乾隆十七年至乾隆三十六年间损毁。斗母殿始建年代不详,系康熙十八年之前修建,乾隆十七年拆除。碑亭始建于乾隆十七年,至今尚存。英华门外药栏始建于乾隆八年,道光五年至道光二十四间拆除。院落大墙,乾隆八年,拆除东跨院,东院墙西移。乾隆二十一年,英华殿后大墙拆除;北、东、西侧院墙均截取部分墙身;内西墙向北延伸到北大墙。

清朝 古建筑 存续年代 院落布局

王丛 李越

故宫博物院,100009

国内会议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八次学术年会

宜昌

中文

227-237

2014-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